通知公告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快訊 >> 通知公告 >> 正文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知農愛農,強農興農

發布日期:2024年06月04日 17:55    作者:   編輯:  點擊:

院長寄語

親愛的同學們:

智慧農業,作為未來農業發展的核心引擎,正引領着現代科技與農業實踐的深度融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正是這樣一個培養未來農業領軍人才的搖籃。

在這裡,你将與資深的教師團隊共學,感受前沿科研的魅力,享受完善的教育體系帶來的成長,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實踐平台帶來的挑戰。我們堅信,你不僅能夠汲取農業知識的養分,更能在實踐中鍛煉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們誠摯地邀請你,與我們一同探索智慧農業的奧秘,書寫屬于你的精彩篇章。讓我們共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豐收的果實,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

一、365概況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實力雄厚、積澱深厚。學校自1949年開始深耕農業學科教育,2007年開設生物技術專業,2011年開設園林專業,2016年挂牌農學院,2017年開設園藝專業。2023年9月,為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深化新農科建設,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學校成立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院開設智慧農業、生物技術、園林、園藝4個全日制本科專業,現有在校學生648人。

二、師資力量

學院秉持人才強院戰略,做好優秀人才引育。目前全院共有教職工45人,其中專任教師33人、具有博士學曆28人,博士占專任教師比例達84%。正高級職稱教師10人,副高級職稱教師13人。多名教師榮獲“廣西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号。

正高職稱教師

  1. 王道波, 江蘇灌雲人,博士、教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院長。近5年獲得省部級獎項6項,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驅動創新重大專項、廣西重點研發計劃等28項。

  2. 劉召亮,博士、研究員,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副院長。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博士後擇優資助項目各1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授權專利19件。

  3. 白彩虹,博士、教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副院長,主持廣西科技計劃基地和人才專項一項,參與省部級項目兩項。

  4. 鄧旭,博士、教授,現任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人事處黨委書記、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主要從事外來入侵植物生态學和植物生理學研究。

  5. 呂其壯,博士、教授,人事處副處長。先後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7項,發表25篇SCI,專利4件。

  6. 吳敏,博士、教授,科研處副處長。主持在研國家自然基金和廣西自然基金各一項;主持完成國家自然基金、廣西自然基金各一項。

  7. 任振新,博士、研究員,發展規劃處副處長。主要從事果實成熟調控機制、采後貯藏與保鮮研究,主持完成廣西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

  8. 莫昭展,博士、教授。主要從事植物資源的評價、抗性生理和細胞工程的研究。主持地市級以上科研項目20多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9項。

  9. 劉強,博士、教授。主要從事植物抗逆的生理與分子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廳級科研項目5項。

  10. 黃維,博士、研究員。近5年主持完成各類科研項目12項,總經費1164.8萬元;發表論文15篇,其中SCI收錄8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

    客座教授

  11. 李德軍,博士、研究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主要從事退化土地肥力提升、功能微生物與新型有機肥等方面研究。

  12. 劉小軍,博士、教授,現任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先後主持國家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專項等20餘項。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

    三、科教創新成果

    圍繞學科方向,2018-2022年學院獲應用型成果173項,承擔科研項目137項,轉化專利成果37件,到賬經費3060.11萬元。近年來,學院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占全校第一。專任教師中現有科技特派員15名,深入田間地頭,将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産力,為現代農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牽頭制定陸川縣功能農業、中藥材等産業标準化研究與發展規劃,助力建成全國富硒農業示範基地,為現代特色優勢農業的發展提供智庫力量,助推“桂字号”農業品牌創建。牽頭成立果蔬産業發展聯盟,推動應用研究。

    四、就業前景

    學院深入實施“一把手”工程,以“強化責任落實、細化就業台賬、抓實關鍵少數”為思路,打造“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就業工作服務體系。近三年,各專業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持續保持在85%以上。畢業生大部分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現代農業領域的産業規劃、技術研發、經營和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畢業生的素質、能力和競争力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用人單位對學院畢業生總體滿意度保持95%以上。學院考研升學率屢創新高,畢業生成功考取中國科學院大學等雙一流高校。2023年學院升學人數占全校20.1%,升學率和升學人數居全校前列,部分專業學生考取研究生數量在班級占比超過2/3。

    五、人才培養

    學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強化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着力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着手打造黨建團學工作特色品牌,為學生全面成長成才提供堅強保障。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迎新晚會、球類運動會、新生辯論賽、畢業晚會等校園文體活動,盆景插花比賽等專業競賽,激勵學生頑強拼搏、積極向上和團結協作精神,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在國家級、區級各類創新創業和學科賽事中屢獲佳績,如全國大學生微景觀設計創作大賽一等獎、廣西“桂花杯”小花園設計競賽一等獎等。本科生獲省部級以上獎項270餘人次。每年數以百計的學生積極參加“暑期三下鄉”、全國學青會志願者、東盟博覽會志願者、環校跑等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了解社會發展态勢的同時,運用所學服務社會,增長才幹。

    學院立足于區域産業特色,按照“理論學習+研究實踐”模式制定模塊化的課程體系。瞄準農業産業鍊高質量發展需求,培養具備較強創新意識、寬廣的知識面、紮實的實操技能、較強的産業服務能力和良好綜合素質的應用型高層次農林專門人才。與政府、企業共建容縣沙田柚、北流荔枝等6個科技小院,由教師帶學生開設職業農民培訓講座2300人次,提升學生科技傳播能力。與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等單位簽署教學實踐基地協議,着力推動學生實訓實踐取得突出成效。學生通過學院獲批的玉林市功能農業星創天地,參與富硒園藝作物成果轉化、創業培訓等一站式開放性綜合服務。聯合廣西三桦生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成立現代農林産業學院,立足玉林、面向廣西、輻射東盟,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農林人才。

選拔組建卓越農林班,加強産學研實踐教學平台建設及國際交流合作。通過教師課堂授課、學生參與科研、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以及科研課題納入畢業論文選題等形式,将科技最新進展、最新成果和學科前沿知識同步傳授給學生,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

六、教學科研條件

學院建有一帶一路國際功能農業創新院玉林分院、國家糧食産業(功能稻米)技術創新中心玉林分中心、廣西園藝作物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擁有植物生理學等12個教學實驗室,面積約7500平方米;大型儀器設備130台,總價值1860多萬元。建立都市園藝實訓基地、玉林市功能農業星創天地等校内外實訓實踐基地17個,總面積約400畝;溫室大棚700平方米。


 

專業簡介

1.智慧農業專業

專業介紹:智慧農業專業以教育部關于設置交叉學科門類和新農科建設精神為指導,秉承服務國家鄉村振興和智慧農業發展戰略,依托學院特色研究領域建設的新專業。智慧農業是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與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實現農業信息感知、定量決策、智能控制、精準投入、個性化服務的全新的農業類學科。智慧農業不僅是農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具體呈現,更是重新塑造産業鍊和供應鍊,生成新型産業形态的科學指導。作為一門新型交叉學科,智慧農業專業着力于培養既掌握農業科學技術又掌握人工智能、大數據科學、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知識,能将現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和農林技術有機融合,具有良好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創業能力強的新型農業人才,滿足國家對智慧農業高層次人才的迫切需求。

主幹課程:智慧農業、作物學、植物生理學、農業遙感原理與技術、植物保護學、農業大數據架構與模式、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農業物聯網與傳感技術、農業認知實踐等。

就業去向:現代農業及相關領域的集約化信息化的企事業單位、農業人工智能研發機構、智慧農場、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種子公司、農業研究單位等企事業單位進行教學科研、産業規劃、經營管理、技術服務、供應鍊管理等工作。

2.生物技術專業

專業介紹:生物技術專業為師範專業,利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生物學科和農業學科的師資力量和實驗平台,重點強化綜合性、研究性實踐教學,以培養“四有”好老師為目标,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學生系統掌握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掌握中學生物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備中學生物教學、班級管理、科技創新活動指導和教研能力,培育“知識探究、能力提升、人格養成”三位一體的卓越教師人才。

主幹課程: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在中學從事生物教學、班級管理、科技創新等相關工作,或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物學、農業等領域的科研以及生物新産品的開發等工作。

3.園林專業

專業介紹:園林專業屬林學類,授予農學學士學位。榮獲廣西區特色專業及一流專業建設等榮譽,2023年本科專業綜合評估四星級。園林專業立足廣西,面向華南地區,以桂東南地區豐富多彩的園林植物資源、曆史悠久的嶺南園林為依托,全面而紮實地掌握本學科領域的基本理論、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的方法及先進的技術手段、各類園林景觀施工與管理的技術與方法;掌握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園林植物應用(園林植物栽培、繁育、造景、養護管理及應用)、園林建築設計、園林工程設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風景名勝區保護與規劃、森林公園保護與規劃、生态區域規劃的基本知識,基礎知識紮實,專業知識面寬。本專業培養具備園林規劃與設計、園林施工與管理、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園林企業經營與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主幹課程: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築設計、園林工程、植物景觀設計、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在城市建設、園林、農林等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城鎮園林綠地、風景區、森林公園等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園林植物栽培、繁育與養護等工作,可從事景觀設計師、園林工程師、盆景插花師、園藝師等園林專業技術工作崗位。

4.園藝專業

專業介紹:本專業立足廣西,面向華南地區,培養适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較完整的現代生物科學的知識體系,較寬厚的園藝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較紮實而熟練的基本技能,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植物生理學、園藝植物栽培學、園藝植物育種學、植物營養學、園藝産品貯藏加工學、設施園藝學、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主要從事果樹、蔬菜、觀賞園藝、藥用植物、設施園藝及其它相關專業方向領域的現代園藝科技推廣、産業開發、經營管理及教學和科研等業務工作。